首页 > 送礼技巧 >

宿州过年送什么酒好喝呢,要过年了洗车贵吗?都什么价格?

2023-05-30 02:30:26 44 A+A-

1条回答

古晏静
回答时间:2023-05-30 02:30:26

朱元璋的皇后马氏是个什么样的人?

说起马皇后,那真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!她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贤后之一,当之无愧的贤内助楷模,上的厅房下得厨房,能文能武仪表堂堂!

童年经历得大脚

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,本名不详,有民间流传名为马秀英(以下内容简称马皇后),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结发妻子。

马皇后的出身还是不错的,父母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,家境也比较殷实,所以马皇后从小就开始读书绘画,还算是有一个比较不错的童年!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,元朝气数将尽,中原大地硝烟四起民不聊生。在这个乱世中,妻离子散也是常有的事。马皇后十二岁那年,她的父亲也去世了,她被父亲的好友红巾军首领郭子兴收养。郭子兴夫妇对马皇后也比较好,在他的教导下,马皇后学会了织布缝衣,看书学习等很多技能,加上她聪明伶俐,极受郭子兴的喜爱。

转眼间,马皇后就二十岁了,长的文文静静十分秀美,神态修长婀娜多姿,很有大家闺秀的气质。唯一的缺陷就是她有一双大脚,因为青春期的马皇后坚持不裹脚,而郭子兴又十分喜爱这个干女儿就没有强制她裹脚,于是双脚自然发育的马皇后在当时人的眼中就成了“大脚”。

朱元璋的贵人

说起朱元璋,大家都不陌生。朱元璋就是一个放牛娃出身,没什么文化,当过乞丐,做过和尚。在元顺帝至正十二年(1352年)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起义,占领了濠州。(今天的凤阳,朱元璋的老家)

当时朱元璋还在庙里当和尚呢,听到这个消息果断参加了郭子兴的红巾军。因为他有勇有谋,战功卓著,让郭子兴十分欣喜,便将干女儿马氏许配给了朱元璋为妻。

马皇后对朱元璋也比较满意,自从嫁给了朱元璋后给了他很多帮助!比如马皇后知道朱元璋出身贫寒,没什么文化,虽然作战勇猛但是却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。于是,在朱元璋打仗之余,马皇后教导朱元璋读书识字,给他讲解历史兴衰,给他补上了缺少的文韬武略,这对他后来的称帝起到了关键的作用。

马皇后胸口送热饼

朱元璋最初一直在郭子兴帐下效力,虽然颇受青昧,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会有些隔阂。而且郭子兴这个人性情暴躁,气度狭小,特别容易受到别人的挑拨。朱元璋就是因为小人的算计,被郭子兴关了起来,不给饮食。

看到自己的丈夫被关了起来,马皇后那个心疼啊。但是郭子兴下了命令,不准别人给朱元璋吃食,于是马皇后就把刚刚出炉的热饼偷出来,揣在怀里给朱元璋送去。刚刚出炉的热饼,那温度多高啊,而且放在怀里,又是细皮嫩肉的自然更加不禁烫。等马皇后见了朱元璋,拿出热饼之后才发现,她的胸已经烫起了燎泡。见到此情此景,朱元璋就暗暗发誓以后一定要让她过上好生活,不离不弃!

共患难十五年封为皇后

果然,朱元璋不负誓言成功当上了皇帝。而作为朱元璋的结发妻子,和他共同经历了十五年辛酸岁月的马皇后也成功被封为皇后。

虽然做了皇后,但是马氏依旧保持着昔日的简朴作风,旧衣服破了也舍不得丢,不喜欢锦衣玉食,平时带领这宫人吃粗粮青菜,还教导后宫嫔妃养蚕织布做女工。包括朱元璋每日的饭菜,都是马皇后亲自过问,对他无微不至。如果宫中妃子有幸怀孕,马皇后更是加倍体恤,从无争宠之说。

关于马皇后,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是在他重病临死之际,拒绝大夫的医治。因为她知道自己已经时日不多,药石无医,如果这个时候太医为她治病治不好,朱元璋肯定会重重惩罚这些大夫的,甚至还会杀了他们。历史上的很多名医都是因为为皇家之人治病而丢了姓名,比如华佗就是如此。

所以她更愿意安安静静的等待死亡的到来,也不想别人因为她而受到牵连。最终马皇后重病不愈去世,享年五十一岁。在她临死前,还特别叮嘱朱元璋:“希望陛下能够求取贤能的人,听取别人的意见,自始至终,认真对待,子孙都能够贤能,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。”

结束语:自马皇后死后,朱元璋悲痛欲绝,从此再也没有立其他皇后。而随着马皇后的死去,再也没有人能压抑住朱元璋残酷嗜杀的性格,大明朝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腥风血雨!

参考资料:《明史》、《明史演义》

要过年了洗车贵吗?都什么价格?

年关将至,几乎所有的东西都要涨价了。人美容、理发价格相对平常翻倍了,汽车美容、洗车的价格更是翻了好几倍。元旦刚刚过,不少地区的洗车价格已经开始上调,今年汽车美容行业价格上涨的时间点比前几年都要早。一是因为正常物价上涨,二是因为今年环境压力比较大,很多地区为了保护水资源,整治一批汽车美容店。商家越来越难干,涨价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。

像笔者所在的地区身处五线小城市,元旦之前正常洗车价是十块钱一次,元旦之后陆陆续续有门店洗车价格已经调到了15甚至20元。按照往年的经验推算,一般过了小年之后,洗车价格就会上涨到50元,到腊月二十九、三十这两天洗车价格甚至高达100元。那么问题来了,一年到头就这么一次,你会承受天价洗车费,在年底花50到100元洗一次车吗?

面对这样的问题,身边朋友态度分歧比较大。一部分人表示可以接受,因为大过年的谁都不容易,这么冷的天依然营业本来就很不容易,临近年关谁都想赶快休息一下,收拾收拾东西回家过年。以前的时候洗车利润还算比较高,现在由于房租上涨等原因,洗车的利润其实并不算特别高,真的只是赚个辛苦钱。一年到头就这么一次赚大钱的机会,我们应该能理解。

再就是自己辛苦了一年了,爱车也陪着出了不少力,过年把爱车洗得干干净净的心里也舒服,否则汽车脏脏的总感觉大过年的很别扭。而且一年也就洗这么一次,自己也不想辛苦洗车,互相理解都过个好年,挺好的。

但也有朋友表示完全接受不了50元以上的洗车费用,甚至有人说这完全就是趁火打劫。平常的时候洗车费用十块,过年的时候二十、三十都还算可以接受。但是一下子价格翻了五倍,这不是抢钱是什么?自己宁愿提一桶水花,一个小时自己洗,省下50块钱买点好吃的不比花这冤枉钱强?

也有的朋友表示会在小年之前洗一次车,那时候价格一般还在30元以内,洗完之后过年之前一般就不会太脏了,到时候简单用抹布擦一下就可以了,这样既省钱又能保持过年车辆干净。

个人并不鄙视过年洗车涨价的行为,因为谁都不容易,别人也并没有强迫我们非要去洗车,高额的洗车费到底能不能接受完全看自己的经济情况,如果你感觉能够接受,反正一年就这么一次,洗也就洗了。如果你接受不了,那就抽一个时间自己打水洗,谁让咱们经济条件有限呢?如果你又不想花钱洗,又懒得自己洗,还在这里吐槽,那就要考虑一下自己的问题了,懒才是最致命的!

以上内容就是小马的个人观点,希望可以对朋友们有所帮助。也欢迎各位看客在下方评论区点赞留言讨论,说说你能不能接受过年期间50甚至100元的天价洗车费?

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,在安庆发扬,那为什么不改名呢?

黄梅戏是中国的五大戏剧之一,虽然是在安徽安庆市发展起来的,但是其发源地却存在许多争议,黄梅戏源头的历史最早记载陆洪非先生在《黄梅戏源流》一书中,对黄梅戏的源头列举了三种传说,但并没有最后下结论。

传说之一∶“黄梅戏是在‘怀宁腔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……每当春种秋收之时,农民们惯唱‘怀调山歌’来歌颂自己劳动的丰收。这种民间优美抒情的山歌小调,统称为‘怀宁调’。”

传说之二∶“……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地区。从前每逢黄梅季节,常常洪水成灾,四乡农民为了祈求丰年,就在这个时候举办迎神赛会,会上出现各种歌舞演唱,在这种歌舞演唱形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,因与黄梅季节有关,故名曰‘黄梅调’。”

传说之三∶“黄梅戏源于湖北黄梅县的民歌小调即黄梅采茶调。”

后面大多数说法一般是按照陆先生的说法而说的。

当下比较流行的有四种说法:

一说湖北黄梅县

著名相声、口技演员汤金城(1890-1980年)在《黄梅戏艺术》1989第二期增刊上发表的《话说黄梅县与黄梅戏》一文中,认为“戏因县名,县因山名”(黄梅县西二十公里处有一山曰“黄梅山”)。而黄梅县当地亦有黄梅采茶歌为基础,当地人认为黄梅戏是由黄梅采茶歌演变的。

二说安徽怀宁县

安徽省黄梅戏发展基金会副会长柏龙驹说,如果“戏因县名,县因山名”,湖北黄梅县有个黄梅山,就说“黄梅戏起源于黄梅县”,那么,安徽怀宁也有个黄梅山,两个“黄梅山”,究竟哪个“黄梅山”与黄梅戏有瓜葛呢?柏龙驹先生进而考证,黄梅戏的语言和声腔是以安庆、怀宁地方话为依托,与怀宁黄梅山一带民歌小调完全一致的,而与湖北黄梅县地方话大相径庭。所以他认为,黄梅戏起源于安徽怀宁的黄梅山上,其理由与说法也比较令人信服。

三说安徽桐城县

黄梅戏是在桐城县罗岭镇严凤英的一出《天仙配》唱响大江南北、长城内外之后,才真正形成一个剧种的。严凤英是黄梅戏的开山鼻祖,桐城罗岭(安庆市郊区)的山水、风俗人情孕育了这位杰出的黄梅戏表演艺术家。没有严凤英就没有当代的黄梅戏。当地人认为,黄梅戏具体来源以无从考证,但是严凤英是将那些小调、民歌形成一个剧种的,因此严凤英才是黄梅戏的开创者,因此黄梅戏的发源地应属安徽桐城。

四说安徽宿松县

廖理南先生通过查阅《中国戏曲志》、《黄梅县志》、《宿松县志》等文献资料发现,在黄梅戏发展史上,宿松有十几项第一。例如:

第一个专演黄梅采茶戏。从明代中叶开始,宿松人就于每年的三月初三,在松梅岭街上专演黄梅采茶戏;

第一个将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。清代道光年间,当地人把《送香茶》、《西楼会》等十几个为群众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剧目写入廖河戏台楹联;

第一个进行“官方公演”。宿松于1853年将黄梅戏由草野请进官方的县城公演,比《黄梅县志》记载的“黄梅戏1934年进黄梅县公演”早81年;

第一个正式把流行于民间的黄梅采茶歌定名为黄梅戏,1921年版的《宿松县志》中,第一次正式记载了“黄梅戏”这个名称。

等等。

根据这些记载,廖先生认为,黄梅戏的发源地应属于宿松县。这种说法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,并且在当地形成一种热潮。

不过笔者认为,争这些传统文化的起源地没什么意思,有这份心思还不如将我国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,而不是逐渐的看着它们消亡!

欢迎关注“戏曲说”头条号,小编会为您推送更多关于中国戏曲的内容!

更多回答

天晴礼物网 © All Rights Reserved.  
合作联系Q:211975405
Powered by 天晴礼物网 京ICP备17050039号

qrcode